top of page

樂樂檔案室

樂樂.樂評

傳媒報導

2019

傳媒重要報導25.jpg

樂樂國樂團是一個不斷蛻變的樂團,不但是技巧上,藝術追求上也不斷尋求突破。樂團過往曾與沙畫、手提電腦樂隊、微電影、舞蹈等不同藝術形式合作。今場音樂會也不例外,整場演出既有傳統中國樂曲元素,亦加插當代作曲家所編寫極具玩味性《玩爆音樂廳》作品,並且邀請瑞典籍唱作歌手Viktoria Tocca合作多首音樂劇及電影名曲。(2019年4月29日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樂評)

2019

WhatsApp Image 2020-06-22 at 4.01.57 PM

香港是一個殖民色彩濃郁的現代化城市,在多元文化環境下,中國音樂如何與當代對話?在樂樂國樂團45週年音樂會中我找到了答案。

整場音樂會中既有中國樂曲元素亦加插當代作曲家所編寫極具玩味性《玩爆音樂》廳作品,更邀請了瑞典籍國際唱作歌手Viktoria Tocca合作多首經典音樂劇及電影名曲。

香港的歷史與地理位置等因素決定了他多元文化並存的特徵,而多元化的音樂風格就促成了香港樂樂國樂團不拘一格的藝術特色。

2019年4月27日經濟日報)

2019

傳媒重要報導24.jpg

樂樂國樂團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及活躍樂團之一,已註冊成非牟利團體,今年踏入成立45週年。樂團董事局主席是大家熟悉的馮康醫生,音樂總監則是梁志鏘教授。他們一直致力推動中樂發展,為傳統中樂注入新意,洗脫傳統中樂呆板的形象,例如將中樂與微電影及棟篤笑結合。

樂團於上週五舉行慶祝45週年音樂會,梁志鏘,教授特別為是次表演創作《玩爆音樂廳》,大玩互動概念,打破「台上表演,台下欣賞」的傳統,而是台上台下打成一片,讓台下觀眾有機會參與演出,投入其中。

此外,樂團彈奏多首膾炙人口的英文流行曲,並邀請著名瑞典女歌手Viktoria Tocca伴唱英文流行曲配上中樂令人倍感新鮮。

樂樂國樂團這類歷史悠久,不斷追求創新,為對音樂有興趣的年輕人提供演出機會的樂團,非常值得支持。

(2019年4月23日頭條日報)

2019

傳媒重要報導23.jpg

樂樂國樂團是本港歷史最悠久及活躍的樂團之一,並已註冊為慈管團體,致力カ弘揚國粹,推動中樂發展,致力本地中樂創作及年輕音樂家的傳承,以創意多變的表演形式,讓中國音樂既能承傳,亦能創新。

樂團堅持每場音樂會均發表香港新作品,至今已累積了30多部原創作品。樂團成立至今已擔行過百場演出,成員經驗豐富,除本地演出外,更曾應邀到新加坡,中山及澳門等地演奏,亦先後貝不少本土及國內著名的音來家及藝團攜手合作,屬創口碑。

(2019年4月8日經濟日報)

2018

傳媒重要報導20.jpg
傳媒重要報導21.jpg

《群英錄》到香港文化中心觀賞《蓋世群英錄》,從沙田大會堂到香港文化中心,不光是演出場地的轉移,而是「樂樂國樂團」詮釋樂章技巧,更上一層樓了。樂團一直以來對國樂的堅持,以奏好國樂為己任。這個晚上,樂團向到來的聽眾展示他們的修為,他們是有此能耐,可以藉樂曲旋律,打動人心的。當晚的《文成公主》、《臨安遺恨》及《孫文在香港》,皆能教人眼前一亮。《文成公主》,鄭浩筠吹笙,《臨安遺恨》,羅晶彈箏,皆十分出色。梁志鏘作曲並由他指揮的《孫文在香港》(世界首演)更為聽眾帶來驚喜,是當晚的亮點。(2018年1月17日 星島日報祥看専欄-張灼祥)

2018

傳媒重要報導22.jpg

樂樂國樂團成立於1974年,乃本港歷史最悠久的社區中樂團之一。總監梁志鏘乃樂團創團成員,在資源短缺下,維持樂團運作凡四十四年,殊不簡單。尤為難能可貴的是,樂手大都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且成員更替,不斷有愛好中樂的年輕人加入。 (2018年9月6日  星島日報)

2017

傳媒重要報導17.jpg

國樂「發燒友」為興趣而聚在一起,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演出,詮釋中國文學作品。

說是非職業樂團,卻有職業樂團的水準。(2017年4月5日 頭條日報)

2015

傳媒重要報導14.jpg

《香港原創音樂×微電影》盡顯創意,將“喜樂”與“動感”貫穿於嚴肅的作品主題當中。如何在已有的審美框架內持續創新,如何對嚴肅的音樂主題注入“喜樂”元素,都是樂團總監梁志鏘在音樂會籌備期間反復推敲的問題。而演出現場,音樂的扣人心弦與演奏者娓娓道來的幕後故事相得益彰,張弛有度,讓筆者驚喜連連。(2015年10月14日亞太日報 )

2017

傳媒重要報導18.jpg

由樂樂國樂團主辦的「國際電影音樂巡禮」旨在透過是次音樂會,為年輕人籌募基金,使其在不同社區為長者及基層人士提供音樂教育關愛工程,回饋社會。(2017年8月1日 大公報)

2016

傳媒重要報導15.jpg

名家專欄:楊偉添添情添趣

樂樂指揮是一位有心人,希望中樂作為中華文化一重要部份,一定要延續下去。所以樂團不斷創新,更招募年輕人加入。這一份堅持,甚值得欣賞。(2016年6月14日 晴報)

2018

傳媒重要報導19.jpg

樂樂國樂團首演《孫文在香港》-由梁志鏘作曲的中西樂結合舞蹈影像作品《孫文在香港》首演,引得掌聲如潮。當晚演出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將觀眾帶入充滿魅力的中樂世界。(2018年1月10日 大公報)

2016

傳媒重要報導16.jpg

樂樂國樂團致力於中國音樂激活、創新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樂樂悉心經營的不只是音樂,更是一份純粹、難得的堅守與情懷。(2016年6月14日 南華早報)

2015

音樂會最具創意的亮點是Vivek Mahbubani棟篤笑表演的貫穿。Vivek以本港觀眾的視野與認知為出發點,與觀眾一起聽,一起看,一起學,其中蘊涵了諸多雅俗共賞、寓教於樂的意義。社區教育關懷是樂樂國樂團自成立以來的發展方針。花朵無形的馨香正如樂團多年來對於香港青年在中樂文化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音樂會不僅延伸了一段樂趣無窮的西域隨想,更以殷切的關照,賦予了本土中樂菁英更多充滿創意,跨越時空的夢想與支持。(2015年7月9日 大公報)

2015

傳媒重要報導13.jpg

樂樂國樂團是香港本地中樂團,它的《香港原創音樂X微電影》音樂會是為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中國現代音樂,並推動本地創作。筆者欣賞指揮梁志鏘教授大膽的選了嶄新的曲目,安排以中樂加西樂雙協奏交併形式演奏新作,充滿現代感的創新中國音樂,融合中西樂器及不同演奏風格,促進中港音樂交流,邁向中國音樂發展的新方向追尋創新思維的同時,不忘傳承中國音樂的文化藝術。(網誌: 小Jade 立場新聞2015年8月14日 融合中西文化 《香港原創音樂X微電影》音樂會)

2014

傳媒重要報導9.jpg
傳媒重要報導10.jpg

馮康是醫管局新界東聯網行政總監,一向是「COOL爆」的形像。但去年他辭任後,便再度加入四十年前有份創立的中樂團,粉墨登場拉二胡更與團員們大玩CROSSOVER,讓中樂跟沙畫大師和微電影結合以新形式演繹。明年更構思破格結合魔術及棟篤笑演出,要將中樂來個大變身,飛甩老土形像 鼓勵後生仔欣賞中樂。 (2014年9月3日 太陽報)

2013

傳媒重要報導7.jpg

2014

傳媒重要報導8.jpg

2015

傳媒重要報導11.jpg

音樂會最具創意的亮點是Vivek Mahbubani棟篤笑表演的貫穿。Vivek以本港觀眾的視野與認知為出發點,與觀眾一起聽,一起看,一起學,其中蘊涵了諸多雅俗共賞、寓教於樂的意義。社區教育關懷是樂樂國樂團自成立以來的發展方針。花朵無形的馨香正如樂團多年來對於香港青年在中樂文化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音樂會不僅延伸了一段樂趣無窮的西域隨想,更以殷切的關照,賦予了本土中樂菁英更多充滿創意,跨越時空的夢想與支持。(2015年7月9日 大公報)

傳媒重要報導6.jpg

由樂樂說起--通一通香港「文化鼻塞」 我近年出席過多次樂樂的音樂會,發覺他們在創作方面有比較清晰的企圖心,演出風格比較溫文,是一個可以對香港文化有貢獻的樂團。其中不乏年青、受過專業訓練,樂感與技術都非常好的樂手,例如彈三弦的陳曉鋒、彈琵琶的彭偉倫等,堪稱出色。他們與「老土」根本沾不上關係。樂樂的強項應不止於中青結合、作曲者眾,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其文化氣息較重,香港雖然是經濟掛帥的社會,但文化活動非常多,可惜患有「文化鼻塞」,需要具有文化氣味重的團體或個人去重重地刺激此地的文化鼻腔,以免埋沒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眾多的有心人、有天賦人的努力和才華。(2013年11月15日 信報)

中西樂傳承 香港你最棒──在職人士堅持一份興趣又能登上舞台表演,展示才華與藝術,絕非易事。他們對音樂的努力與執着實在叫人感動。音樂能掃除所有隔膜,她是科學、是數學、是外語、是歷史,是心中的吶喊與渴求,不管什麼背景,藝術自有她的特異功能,兼收並蓄。(2014年1月29日 信報)

1984

1984 獎狀

樂樂中樂團創新風 試用管弦樂奏粵曲。指揮認為,純以廣東樂器來演奏粵曲是較單調的,所以加入管弦樂及西洋樂理編拼粵曲可使其更為豐富和增強樂曲氣勢的。(1984年4月4日)

1985

火把節之夜一曲掄元,這組人的成員是樂樂國樂團團員,十三人分別用彈撥樂器來演奏這首具雲南獨特風格的樂曲,他們奏得均齊合拍,全不用看譜,可知其曲之熟。贏得冠軍亦非倖至。(1985年3月25日 華僑日報)

1975

不久前一群熱愛中樂的學生走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樂「樂樂國樂團」,昨晚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了看次音樂會,演奏者技術平穩,獲得觀眾們好評 (1975年10月8日 星島日報)

1981

華樂欣賞會將特別邀請香港「樂樂中樂團」來新演出。該團的指揮馬文,是香港名指揮家之一,數年前曾受邀擔任我國人協華樂團指揮。他強調,演出無論是節目的內容及素質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1981年8月6日 星洲日報)

1983

該團團長梁志鏘先生在1974年組建樂團時年僅十七歲,今天在台上的年青人平均年齡也不過二十來歲。與其說這班年青人「已經用了他們十年的光陰來換取樂團的生存」倒不如說是年青人對自己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和青年自身的活力而盈得了樂團的生存和今天的發展 (1983年1月3日 華僑日報)

bottom of page